浮光-江怡瑩金工創作個展
展出時間:2009年7月26日(日)~2009年8月30日(日)
每日上午9:00-下午5:00
展出地點: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台北展示中心 台北市南海路20號9樓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
「想要留住時間是人類永恆的渴望。」
光陰歲月的漂流難以止息,一如浮光掠影的閃爍難以捉摸。人生的故事既充滿又虛無、既清晰又模糊,猶如歷歷在目、卻又飄渺消逝。
金工創作者江怡瑩再次認真思索自身「存在」的意義,始發於2005年某次以「時間」為主題設定的聯展邀約,引導創作者思考透過藝術如何得不以「他者」為觀點,在過去及當代尋找自我、實踐女性生命之完整價值。
延續著這樣的思維,此次江怡瑩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台北中心的個展以「浮光」為題:「浮」,有浮遊享受之意;「光」,為時間光陰之指。換言之,「浮光」意指愉悅地浮遊於時光流轉之中。吾人既然無法令時光流為之止息,那倘若能積極的照顧好每一片刻之生命品質,應也不失為老莊哲思「見素抱樸、虛靜觀照」的最佳實踐。
關於寰宇時光乃至存在價值的探討,由作品中清晰可見其在嘗試回溯生命源頭的歷程中:模糊漾開之水波漣漪,雖不可得知是否為胎兒記憶之視覺再現,雖無力倒轉時光之流以明澈澄清,但卻再次化開並擴大檢視那凝結於生命記憶中美好的純真片段,重溫那潔晰而不復存在之純美,期待能拋磚引玉地,也喚起其他觀者自身之美好遐想,重新領略生命之真與美。
為了延續強化「美感價值」(Aesthetics Value)或維護「審美品質」(Aesthetics Quality)在當代工藝創作領域應有的主導地位,創作者以「微形雕塑」(Miniature Sculpture)來輔助說明以金屬為主要媒材而進行的創作活動。顯露出雕塑已演化至較為成熟、通識的多元意涵,修正觀者以往對於金屬工藝(Metalsmithing,簡稱金工)的刻板認知。
在創作形式上,除延續物與人的空間探討外,在材質研究上,創作者亦十分熱衷於金屬與異媒材質的結合嘗試,繼創作前期應用壓克力、塑料、紙漿、木塊等非金屬材質在金工創作後,目前的創作階段選擇聚焦於玻璃、光敏聚合樹脂(RP Resin)、LED等具有透光或發光媒材與金屬的結合應用,讓原不同屬的對比媒材在互補與對比中激盪,綻放令人驚喜之奇妙視覺經歷。除了使用裝置性的表現手法於裝飾產品與器物擺件的金工創作外,也擴大了金工創作尺度於大型公共藝術的規劃與製作的概念。
在今年的創作發表,也可見江怡瑩近年戮力於將數位媒體輔助工藝創作的概念導入自身的創作與教學中,試圖結合數位科技與工藝傳統,展現當代工藝應有的時代特色與多元發展。這些皆激勵著所有工藝人:把握前人的智慧,以傳統工藝為基底,佐以科技美學為新器,大膽開創兼具親力親為的實境揮汗之樂與虛境遨遊之趣。
─ 本文轉載自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