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生活美學主題展【紙的幸福設計】

生活美學主題展【紙的幸福設計】
展出時間:99年1月22日至99年4月22日
展出地點: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台北市長安東路68號
週一至週六(週日休息) 上午9:00~下午4:30 故事,要從一朵花說起。 一個小男孩,無意間發現了一朵美麗的花,他高興的把花帶回家,一回到家卻發現,唉呀,沒有花瓶。於是他東翻西找,好不容易找到花瓶、插上花,卻又發現桌子太髒亂,根本沒有地方擺花瓶。於是他轉而拿起抹布,把花瓶四周細細擦拭、整理了一遍,看著花瓶,微笑,往後站了一些。這一後退,他又發現桌子與屋子的不協調,「以前我怎麼都沒有注意到這些呢?」他反問自己。就這樣,一朵花改變了小男孩的生活空間,也改變了他的心。
當年靈山會上,佛陀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而今,透過「生活閱讀:紙的幸福設計」計畫,樹火也盼拈花一朵,引您會心一笑,體會紙如何活化生活裡的多樣閱讀經驗,讓人從中感到幸福,在生活泛起一串串美麗的漣漪……。
一如閱讀,不應該只限於書本,又如美學,不該受限於各種藝術集會形式,而應該在生活中實際經驗和體會。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一直相信美來自於生活、存在於生活,「我將停止與你談及紙的美,如果它離生活太遠。」
生活是不斷發現美的過程,這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閱讀」,正如李白所言:「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正如詩歌題材包含了全面性的生活閱讀:不僅是對物件、草木的審美觸動、在某一時空下的情感觸動;或是詩人遊歷山水的物我觀照、對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反思與紀錄、對人生不同命題的關懷與領悟;閱讀亦成為一種與生活緊緊相扣、與美息息相關的活動。
透過「生活閱讀-紙的幸福設計」,樹火企圖梳理「何謂生活閱讀?」「如何以紙的幸福設計將美學導入生活?」等論述,並以此進行一系列展覽及教育推廣,引導民眾經由紙的產品設計、紙的室內設計、紙的空間裝置設計、紙的建築與景觀設計,進行「器物、空間、自我、氣韻」的閱讀,從中發現生活的質樸、自在、幸福、美善。 此次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贊助、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企劃的「生活閱讀-紙的幸福設計」展,主題包括:「器.紙生活用品的質樸美感」、「憩.紙空間氛圍的自在體驗」、「砌.紙個人風格的幸福想像」及「氣.紙建築應用的美善展現」,盼能藉由設計師、藝術家及生活創意家們的生活美學經驗,應用、重組空間中慣有的元素,帶領人們對熟悉的物件與環境進行一連串的解構與閱讀,再重新建構新型態的美學經驗與環境氛圍。
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特別選定紙博物館為中心,以近160坪的空間營造生活美學,將於展覽期間轉化為紙的生活美學體驗館,從博物館一樓到頂樓體驗空間,透過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空間裝置設計、建築與景觀設計,營造出可實際落實於生活的實用美學。我們將閱讀視為一個人對生活整體的再發現過程,由對單一物件(器皿、燈飾、文具……等)開始,延伸到人與空間的對應(學校期刊室、圖書閱覽室、居家空間、公園、博物館……等),人與自我的對話(私空間的美學妝點),人與天地自然的交感(精神面向的美學呈現),引領人們感受習以為常的空間如何經由生活閱讀的美學詮釋產生由一而眾、由淺而深、由點而面的感動,形成美的循環。
生活環境會因地區的屬性、文化的特質、自然、人文、經濟的不同價值,形成不同定位,如商業空間、休閒環境、居家社區、展演舞台或學習場域……等,當人們自由穿梭其間時,會從各具特質的環境中接收到各種感官衝擊,也會因美學的存在而反映出環境的協調感、親和性與自在感,進而使人們在生活態度、心智認知、情感投射、行為呼應上產生對應的改變。
生活美學既是環境生活的呈現,也是人文素養的體現,甚至人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可以成為生活美學的最佳展現,大至環境營造,小至言行舉止,其自然創造出的舒服、自在氛圍,是與人貼近的、不矯情的、不做作的,是與生活合而為一的。美,並不被限定在劇院、音樂廳或畫廊;美,就在我們生活中。
更多展覽及周邊活動相關資訊,請查詢活動網站
文/圖轉載自 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